
3月15日,在城区南边堰社区,记者被居民伊海艳的事迹深深打动。
“海艳特别手巧,啥也会做,还不计较个人得失,经常帮助俺们!”居民杨老太太一边看伊海艳干活,一边夸她的手艺。在社区巧手爱心缝纫社,伊海艳正坐在缝纫机前,脚踩着踏板,手不停地忙着,帮助居民将不穿的花裙改为抱枕。
今年37岁的伊海艳是黑龙江人,初中毕业便来到我市。刚开始,她居住在亲戚家,结婚生子后定居在南边堰社区。近20年来,她与邻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
2014年,社区成立爱心手工坊,招募有手艺的、喜欢手工活的居民参与,伊海艳会编织毛线制品、串珠,就主动加入手工坊。只要有时间,她就参与手工制作,编织拖鞋、包包,制作抽纸盒、笔筒、果盘、杯垫等珠子饰品,还传授居民手艺。大家把手工艺品义卖后对社区的孤寡老人进行帮助。就这样,伊海艳慢慢地被社区居民熟知。
去年6月,为了帮助出行不便的居民做一些缝纫活,社区成立巧手爱心缝纫社。伊海艳曾经在服装厂上班,有缝纫经验,便主动担任巾帼志愿者,每周六下午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修裤边、缝被套、换拉链等服务。
“有些老年人懂缝纫,但由于身体的原因,遇到缝纫活还是没办法。”伊海艳说,“社区年轻人本来就少,会缝纫的更少。毕竟我年轻,工作之余过来帮帮忙,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。”伊海艳说,遇到难干的活,担心自己干不好,她就会请教懂缝纫的婆婆。
平时,遇到居民急需缝补时,只要伊海艳在家,一个电话她就赶过去了。“你每天上班,还照顾上学的孩子,能够上心居民的事情,实属不易。”面对别人的赞赏,伊海艳抿嘴笑着说:“这么多年,大家都熟了,见面时热情的招呼声,就是最大的收获。”(檀艳竹)
|